秦安:遵循跨军地治理思想,如何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
【编者按】跨军地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治国治军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衔接军队和地方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是一篇大文章,一门大学问,也是不忘初心跟党走的大事情,为此,准备推出《跨军地治理100问》,力求通过不懈努力,为系统推进领袖思想宣贯做出一份努力,有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是第二问:如何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将跨军地治理落到实处?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秦安战略认真学习讲话精神,认为以下四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并分别就落实这四个要点,提出了必须避免出现的四类情况。其一,守正创新。习近平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这方面的落实,要避免创新不守正。正是什么?内涵很丰富,但一定包括国家的法规制度,任何个人、集体和队伍,都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自己另搞一套。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创新一定要善于化解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创新一定要结合历史、现在和未来,不能人为割裂历史;创新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制度,不能自己另搞一套;创新一定要公平正义,不能一部分人这个标准,另一部分人又一个标准;创新一定要信守组织承诺,不能新人不认旧账,将组织盖章的合同与文件弃之不理。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领袖思想,高远博大又扎很现实接地气,明确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了“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我们应该对照这些具体的要求,丝毫不要动摇地抓落实,切不能把学习和落实割裂开来,学习的时候说的堂而皇之,落实起来却与之相反。其二,科学方法。习近平指出,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这方面的落实,要避免方法不科学。科学方法,一定是系统工程下的科学方法。既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也要把握军队和地方两个环境。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牢记跨军地治理思想,我们的学习,要善于从整个思想体系中找到科学方法,才能将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到底。习近平强调,“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其中就有一个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科学方法问题。这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立法的科学方法,既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又不能和又有的上位法出现矛盾;二是执法的科学方法,要避免一刀切的机械化执法,甚至滥用武装力量针对昔日战友;三是修法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是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始终得到官兵和人民爱戴的根本原因。人无完人,法无全法,一旦发现考虑不周,甚至没有经过征求群众意见的规章制度,要敢于积极修正,避免将错就错,使损失扩大化。其三,领导职责。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这方面的落实,要避免关键人员的“卡壳效应”。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疏通协调,而不是自己成了拦路虎,产生“卡壳效应”,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拖延,客观制造矛盾,酝酿冲突。尤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越是心里有鬼的领导,很可能变本加厉地制造矛盾,扰乱社会稳定,把水搅浑,撕裂和谐环境,斩断忠诚纽带,使领袖“我将忘我,我为人民”的呕心沥血,党和军队保家卫国的不懈努力,成为这些人手中的碎片。习近平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布局、谋定而动”。要做到这些,领导干部,应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方法,主动作为、科学作为。搞火了贵州村超的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说,行胜于言,毕业选择的时候,我在吉林省选调生报名表上写了7个字:坚决要求到基层。扎根基层工作11年,从吉林选调到深圳、从深圳选派到贵州,我印象最深的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一张张笑脸。领导干部始终应该牢记,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可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一张张笑脸,而不是违背党的宗旨和国家法律之下的冷酷无情。其四,凝聚共识。习近平指出,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这方面的落实,要避免不征求群众意见的闭门造车。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就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而不是闭门造车,推出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强制执行推进。为此,在凝聚共识方面,把握两个要点特别重要,一个是规章制度的推出,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而不是制定条款拍脑袋,征求意见走过场,推动落实听领导;另一个是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切实遵循跨军地治理思想,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凌驾于国家法规之上,具体来说,新推出的法规制度,不能违反上位法,也不能违反立法法,更不能违反公平正义原则,有些人这种标准,一些人另外一个标准。领袖强调的广泛凝聚共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关我们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事关我们军队的表率作用,事关我们的执政地位。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看到解放军报刊文:切实统一思想行动,创造性地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习主席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在全军引起热烈反响。这个趋势很好,但必须认识到,为了充分体现军民一致的优良传统,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高质量新阶段,为了让退役军人流血不流泪,我们必须牢记并践行领袖高瞻远瞩,早就提出的跨军地治理思想,这是维护执政地位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思想智慧,这是实现党指挥枪的有效方法,应结合《预备役人员管理办法》,新的《国防动员法》中,战时预备役人员立即转为现役军人等条款,以及领袖对退役军人管理的明确要求,包括领袖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等岗位上处理退役军人相关问题上的正确做法,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现实重大问题。让我们非常自信的是,从时隔44年在早上8点44分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到人大会议覆盖美国大选的时间选择,说明国家战略筹划已经到达入细入微的地步,这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讲,“台军那点伎俩,尽在掌握之中”,一些潜伏者制造内部混乱的伎俩,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任何人,不管你在那个位置,对党核心领导层的战略洞察力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识别了,要有敬畏之心!一句话总结: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军队地方两个环境,始终坚持遵循跨军地治理思想,将改革进行到底!资料:2023年7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加强军事治理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跨军地治理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国防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尽好国防建设领域应尽的责任。军队要同地方搞好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军事需求对国防建设的牵引作用。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政策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工作格局。2024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横跨军民两大体系,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主体利益协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军事治理理念和方式,以高水平跨军地治理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